查看原文
其他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许刚,秦昆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1-09-20
       “第十届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于2019年7月9日-1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地球信息科学学报》邀请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秦昆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林珲教授和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叶信岳教授依托此论坛组织了专辑,并已在学报2020年第5期发表。
        本篇推文记录了论坛举行的“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主题沙龙的情况。沙龙由论坛执行主席秦昆主持,12位专家就7个议题做了精彩发言。希望越来越多的院校和专家关注这个领域,推动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创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7个议题

(叶信岳起草、秦昆修改整理)


1


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体系是什么?下一个十年将向哪些方向发展?


2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前十年取得了哪些主要成果?你认为未来发展的愿景是什么?


3


你现在正在进行哪些相关研究?


4


我们应该参加哪些研究网络和学术组织来推动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


5


在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教育教学方面还有哪些差距?我们如何开设相应课程?


6


开放数据和开源工具如何在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作用?


7


对更好地开展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你有什么建议?对下一届论坛的主题和内容有什么建议?




受邀嘉宾就上述议题展开讨论,

根据发言顺序记录如下


浙江大学刘仁义


地理信息科学学者需要更多地了解、接触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背景知识,需要将地理信息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与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深度结合;在空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方面,呼吁加强本科生教材建设并开设相关课程;积极探索成立学术联盟,共同推动空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教学。

首都师范大学张萍


相对上一届论坛,本届论坛人文社会科学参会者更多;建议地理信息科学等技术人员开发简单易用的软件,降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使用门槛;本论坛为交叉学科论坛,未来可以吸引更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参会,这样参会者可以更大可能地获得相关信息和知识;在空间人文社会科学教育方面,首都师范大学已经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建议创办一个空间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期刊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河南大学苗长虹


本次论坛的初衷是加强跨学科学术交流,论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会,研究领域越来越丰富,振奋人心,对空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充满期待;跨学科研究面临整合的问题,论坛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空间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未来研究需要更加明确应用导向;河南大学未来准备开展中原地区历史地图集和清明上河图的数字化研究工作。

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


国家和社会最缺乏复合型人才,人文和技术要并重;建议面向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类学生开设技术类课程,培养既掌握相关技术,又有人文涵养的学生;目前的交流中思路和理念较多,尚没有实质性的合作成果,希望下届论坛针对数字人文究竟能够解决人文领域什么问题能够约稿有份量的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徐永明


建议加强结构型的人文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经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建设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文地理信息数据库;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彻底扭转“数据在中国,而数据库在国外”的现象;建议加快完成各省历史地图集的建设,地名应到村镇级,应全部矢量化。

武汉大学翁子扬


呼吁建设基于本土技术和软件的数据库,依赖国外的数据和技术有风险;呼吁建立相对稳定的团队,只有这样才能有长期的发展;关注未来通信技术对数据库架构设计的影响,提前做好准备和应对。

天津大学何捷


对本论坛的壮大和发展感到欣慰,认为数字人文启用了新方法、新技术,拓展了人文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视野,未来可以和更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展开合作;在空间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教育方面,天津大学已经开设了相关的研究生课程。教育的理念是为学生开拓眼界,学生也会为本领域的研究输送新鲜血液。

中国数据研究所鲍曙明


本次论坛的参会高校、参会者人数和广度都有明显的增加和提升,论坛取得了良好效果。人文社会科学需要技术,但技术比较难以掌握,打破技术壁垒可以基于工作流的研究范式。该范式可以推动多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在下一届论坛将会介绍基于工作流的方法和成果。

武汉大学罗教讲


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开展新文科建设,本论坛可以服务于新文科的发展和建设;计算社会科学和传统社会科学有什么区别?计算社会科学能否解决传统社会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可以,则本论坛的确可以引领人文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方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变化,传统的社会科学理论可能无法解释新的社会现象,因此需要思考如何建立新理论;目前还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呼吁未来开展实质性合作。

武汉大学王艳东


观察到研究空间信息的学者纷纷转向空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从纯粹的GIS开发到结合社会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大数据的出现,让GIS学者探索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机会和方向;大数据的涌现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空间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随着数据的开放和技术的进步,空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明天会更好。

香港理工大学刘信陶


建议GIS领域学者多思考如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结合,思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需要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多交流讨论;建议GIS学者在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问题时保留GIS的核心和特色,例如地理学第一定律(空间自相关理论)、第二定律(空间异质性理论)等。

武汉大学秦昆


地理信息科学与人文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交叉是“先进的技术托起闪光的思想”,技术领域学者不能只追求技术,还要思考问题,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者需要提出技术需求;空间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是新的方向,仅仅依靠老师的科研可能还不够,需要加强教学和学生培养,武汉大学将在2019年9月开设《空间人文社会GIS》的通识课,面向武汉大学的人文学、社会科学的本科生讲授空间人文社会GIS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建议建立常态化的学术组织,联络、汇聚各方智慧,助推空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沙龙合影

第十届论坛大会合影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共同协办的学术期刊。学报为月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显示,《地球信息科学学报》影响因子位列测绘科学技术期刊第3名,综合评价总分位列第4名。

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赐稿,欢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国内外学术会议组织专辑专栏。


官网网址

http://www.dqxxkx.cn/CN/1560-8999/home.shtml


联系电话

010-64888891


邮 箱

dqxxkx@igsnrr.ac.cn

策划创意:耿艳辉

编辑:耿艳辉,许刚,秦昆

校对:黄光玉,蒋树芳

制作:小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